?無論自動化程度如何,
水轉印設備的核心功能都圍繞以下四大環(huán)節(jié)設計,每個環(huán)節(jié)直接影響轉印效果:
?

1. 轉印槽(核心工作區(qū),圖案與工件結合的 “舞臺”)
核心作用:提供穩(wěn)定的水面環(huán)境,承載水轉印薄膜(圖案載體),確保薄膜平鋪無褶皺。
關鍵設計:
材質:304 不銹鋼(耐腐蝕,避免活化劑、清洗水長期浸泡生銹,污染工件);
水位控制:內置液位傳感器(水位波動≤5mm,水位過低會導致工件無法完全浸沒,過高易溢出);
水循環(huán)系統(tǒng):小型過濾裝置(過濾水中雜質,避免顆粒附著在工件表面導致圖案瑕疵)。
常見問題及解決:
水面有氣泡:檢查進水口是否有湍流(加裝緩沖裝置),或薄膜鋪展時帶入氣泡(調整鋪膜速度);
水溫不穩(wěn)定:更換溫控器(精度需 ±1℃),或增加保溫層(環(huán)境溫差大時)。
2. 活化系統(tǒng)(讓圖案 “活化” 并具備粘性)
核心作用:通過活化劑(有機溶劑)溶解薄膜表面的 “水溶性膠層”,使圖案層軟化、活化,具備轉移粘性。
設備類型:
手動噴槍:適合小工件,需人工控制噴霧范圍(避免活化劑過多流入水中,污染水質);
自動霧化噴頭:按工件尺寸預設噴霧區(qū)域(如圓形噴頭對應圓形工件),霧化顆粒均勻(避免局部活化不足導致圖案無法轉移)。
關鍵參數(shù):
活化劑濃度:按薄膜類型調整(通常 1:1 稀釋,濃度過高會溶解圖案,過低則活化不足);
噴霧距離:噴頭距水面 20-30cm(過近易沖散薄膜,過遠活化劑揮發(fā)過多)。
3. 浸印裝置(圖案轉移到工件的 “執(zhí)行端”)
核心作用:控制工件以預設角度、速度浸入水面,利用水的張力將活化后的圖案 “吸附” 到工件表面。
關鍵設計:
工件夾具:根據(jù)工件形狀定制(如曲面工件用弧形夾具,確保受力均勻),材質為耐腐塑料(避免生銹污染);
運動控制:半自動 / 全自動設備通過伺服電機控制升降和旋轉(浸印速度 5-10cm/s,速度過快易產生氣泡,過慢易導致圖案拉伸)。
操作要點:
浸印角度:平面工件垂直浸入,曲面工件傾斜 30-45°(從邊緣向中心逐步貼合,排出空氣);
停留時間:工件完全浸沒后停留 2-3 秒(確保圖案充分貼合)。
4. 后處理設備(確保圖案牢固、干凈)
清洗單元:
作用:去除工件表面殘留的薄膜基片(水溶性,可被水沖掉)和多余活化劑;
設備:高壓噴淋裝置(水壓 0.2-0.3MPa,水流呈扇形,避免直沖圖案導致脫落)。
烘干固化單元:
作用:通過加熱使圖案層與工件表面的附著力增強(避免后期脫落);
設備:熱風循環(huán)烘箱(溫度 80-120℃,時間 10-15 分鐘,根據(jù)工件材質調整 —— 塑料工件溫度≤80℃,避免變形)。